• <tt id="dnwl8"></tt>
  • <rt id="dnwl8"></rt>

      <rt id="dnwl8"></rt>
    <source id="dnwl8"><nav id="dnwl8"></nav></source>

    <tt id="dnwl8"><noscript id="dnwl8"></noscript></tt>
    <rp id="dnwl8"><meter id="dnwl8"></meter></rp>
  • <source id="dnwl8"></source>
  • 打磨信息技術“利器” 解決文旅發展“痛點”

    來源:中國旅游報 作者:中國旅游報 發布時間:2020 年 6 月 17 日 11:36

    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發展加速推進,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有效解決了許多文旅發展“痛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日前發布了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并將集中分享一批文旅信息化發展成功經驗,為正努力克服疫情沖擊的文旅業界提供有益借鑒。

    加快應用 提高效能

    近年來,文化和旅游系統積極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等方式,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推動“放管服”,提升文化和旅游部門管理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打造的文化和旅游部綜合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于2019年6月上線試運行。平臺全面整合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海量動態數據,覆蓋國家、省區市、基層三級,包括文化和旅游產業運行分析、文化消費和產業園區、產業投融資、旅游市場監督管理、全域旅游運行監測、旅游景區運行監測、全國博物館、12318舉報、應急指揮等九大功能模塊,實現了管理部門對行業態勢的精確把控、對發展趨勢的科學研判、對政策效果的有效評估、對應急管理的高效組織。

    各地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進行質量提升、設施升級、模式創新,優化公眾體驗,提高服務效能,涌現了很多案例。

    詩畫浙江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務平臺項目,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信息中心打造,以“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為建設理念,打通跨層級、跨部門數據,是浙江省首批政府數字化轉型重大項目之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信息中心主任林仁狀介紹,文旅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平臺“一景一檔”“一團一檔”等模塊對行業進行實時監測;文旅企業能在平臺實現民宿等級評定、飯店評定、非遺項目認定等申報;游客通過平臺可以了解景區的擁堵指數等。

    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臺,由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聚合山西本土文旅資源、搭建政府監管平臺、打造文旅企業線上交易平臺。目前已完成山西景區分銷平臺,對接主要在線旅行商,幫助景區打通全網絡分銷渠道,2019年銷售景區門票38.7萬張,實現收入3000余萬元。同時,還搭建了山西旅行社同業交易平臺,幫助旅行社直接采購景區、酒店等資源,大幅降低采購成本,目前已有253家旅行社加入交易平臺。

    同時,各地還積極對文化和旅游資源及產品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開發與應用,提高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質量,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魯博手禮”是由山東博物館打造的文創智造云平臺,秉持“把博物館帶回家”的理念,力求把館藏珍品,通過設計師的巧妙設計,轉化為大眾喜愛的產品。平臺聚集了200余名簽約設計師、2萬余名非遺傳承人、300余家制造企業。山東博物館副館長盧朝暉表示,“魯博手禮”平臺有利于推進文物界、博物館界與互聯網平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展現山東優秀傳統文化、治理文化和旅游大繁榮。

    服務行業 促進消費

    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發展中涌現出大量成功經驗,涵蓋行業監管、產品交易、游客服務等方方面面,有效地服務了行業發展,促進了文旅消費。

    “杭州城市大腦文旅系統·多游一小時”平臺,由杭州市旅游特色潛力行業發展中心(杭州旅游經濟實驗室)打造,先后推出了“20秒景點入園”“30秒酒店入住”等服務場景。寧波游客汪女士為之點贊:“我們一家來杭州旅游,到杭州是晚上7點多,用‘找空房’微信小程序(‘杭州城市大腦文旅系統·多游一小時’平臺應用之一)很快就確定了酒店,太方便了。”

    由貴州省文旅部門主導建設的“行游貴州”旅游安全預警提示系統,主要面向景區、旅行社等旅游市場主體以及游客群體,提供各類預警、服務信息和應急服務。“行游貴州”的用戶之一,貴州老年公社產業集團董事長蘇達強說,貴州非常重視旅游安全,打造“行游貴州”就是具體舉措之一。我們通過這個系統可以提前了解旅游線路上所有景區相關情況,提前了解景點人流、天氣情況。系統信息發布及時,在周一至周五是一天一次,周末是一天兩次,節假日更是一小時一次,給我們帶來很大幫助。貴州游客徐川說:“這個系統尤其對自駕游客幫助非常大,自駕途中遇到車輛問題、游覽景區時不慎受傷等,能迅速求助。”

    甘肅文化旅游大數據交換共享平臺,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打造,接入了公安住宿數據、民航客流數據。目前日均處理數據7億條,建成客流分析、輿情分析等數據分析模型80多個。蘭州大學教授楊毅表示,該平臺縱向貫通各方數據,提升了聯動應急指揮能力,實現“看得見、呼得應、連得上、管得住”。而且通過數據模型能夠掌握入甘游客人次、駐留時間和分布情況,可以幫助甘肅省文旅產業變道超車。甘肅游客唐銳說,通過一部手機可以解決吃、住、行等各種問題,每到一個城市都能收到短信提示,十分方便。

    “一部手機游江西”項目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主導建設,打造了“一中心三平臺一體系”,即全省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旅游宣傳推廣平臺、旅游監管平臺、游客服務平臺,一套全省智慧景區建設標準體系。截至2020年6月,江西省已有158家4A級以上景區視頻監控系統數據接入省級監管平臺。江西南昌鳳凰溝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對景區的運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可以幫助景區提前預測客流、設計分時段預約措施、便捷地進行現場分流等,給景區和游客帶來實惠。

    關注創新 研判未來

    對于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業界人士積極關注其中的創新亮點,并對未來發展作出分析研判。

    上海棕櫚電腦系統有限公司CEO潘皓波表示,文旅產業實現“數智化”,一個維度是“點”上有“智”,實現在線文旅和智慧文旅;另一個維度是“面”上有“數”,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事前、事中、事后,形成數據分析報告。近年來各地已有大量探索,“一部手機游某省”即是典型案例。

    力方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方前表示,我們對文旅信息化發展既憧憬又焦慮,憧憬的是文旅信息化產業市場需求旺盛,焦慮的是還面臨許多問題,比如景區缺內容、文化缺載體、游客缺體驗。談到發展“痛點”的破題之道,他認為,一是文旅大數據平臺整合,二是順應文旅體驗的品牌化趨勢,三是數字化文旅生態鏈融合發展。

    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化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喬玲玲建議,針對文化旅游服務實施全面、精準、透明的監測,實現更加標準化、更加智能化、互動性更強、更加高效的“互聯網+監管”,通過完整的評估指標體系、多源數據采集、多算法分析等,形成政府監督管理的閉環。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劉愛利建議,制定文旅信息化發展標準,強化基于游客需求的線上功能開發,進一步加大文博系統的線上“云旅游”開發、各級各類景區的虛擬旅游發展、各類線上文創旅游商品的開發及銷售,提升文旅信息化的產業推動力。

    投乐彩